首页

在线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30 00:43:55 作者:与中外记者面对面 “新征程上的奋斗者”讲述中国科技领域变化 浏览量:48866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五位科技领域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讲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感触最深的变化。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看来,中国科技创新工作正向“有组织科研”的方向不断进步。

  她举例说,早期中国在电磁兼容领域大型系统设计过程中,采取“试错式”的设计方法,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现在,整个领域的从业者的观念都在从“事后整改”向“正向设计”转变。“有组织科研”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也带来了科学认知转变。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但凡听到那些高大上、先进、尖端的成果似乎都是外国的。但今天,我跟学生讲的,从探月、探火到海洋深潜,从空间站到中微子探测,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例子。”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说。他表示,这些年越来越能感受到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的双向奔赴,这让他感到“非常振奋”。

  陈征还注意到,近年来人们看到的科幻电影里,“中国人可以作主角了”。这种设定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和相信,背后就是科技的长足进步在民众心里潜移默化打下了根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叶聪是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的总设计师。他说,近五年以来,他们已经累计开展了300多次下潜,跟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4个国家对地球上的9条主要深渊海沟开展了科学考察,获得了万米海底的环境数据,发现了深海生物新物种,也在深海开展了长期观测和现场试验。

  “我们做载人深潜装备研发,很兴奋的事情是,在国内开展科研可以把各学科、各优势单位力量整合起来,高效地研制出我们的装备。”叶聪说,现在他们的团队正在不断壮大,不仅是院校、企业,还有更多的应用方,甚至是面向产业的机构参与进来。

  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夏立雪则对激发年轻人的潜力深有感触。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些年轻的科技从业者有非常好的创意和想象力,能够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换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夏立雪说。

  夏立雪表示,在国家支持下,该公司取得了很多原创性科技成果。比如,把不同芯片进行高效连接,实现多个大模型在各种芯片之上的自动化高效部署,让硬件算力资源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标准化服务,走入千行百业,加速人工智能广泛落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在新疆从事资源环境领域研究工作已近30年。他介绍说,天山野果林在十多年前,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病虫害暴发等影响,衰败和死亡的速度很快。但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做到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编辑、基因进化的角度来分析天山野果林退化的原因,非常精准地抓到了问题的本质。

  张元明表示,得益于新技术加持,在多学科技术融合下,如今天山野果林已经恢复到欣欣向荣、郁郁葱葱的阶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数字化改革赋能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市场秩序“守护人”

三亚11月29日电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运动会”)29日结束全部项目的争夺,东道主海南队在多个项目表现优异。

查分进行时!多地今起公布2024考研成绩

“本届中欧篮球冠军杯是中国本土举办的洲际俱乐部杯赛,为CBA球队提供了洲际对抗的机会,也是CBA高水平俱乐部与欧洲篮球俱乐部的一次正面碰撞。”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本次赛事旨在提升中欧职业篮球的竞技水平,帮助中国职业篮球走出国门,也致力于长期促进中欧篮球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2016年至今年9月各级法院审理一审行政案件逾242万件

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在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将延续疫情后的复苏趋势。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等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基本面将更加稳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电子产品、矿产等出口强劲,不少产业全球竞争力领先。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我练了5年中国健身气功,每次练完都觉得神清气爽。”来自法国的伊丽莎白·马歇尔说,这次在气功和道教的发源地中国,与大家一起打八段锦很有意义。

【中国焦点面对面】姚洋:中国经济如何强信心、稳预期

恰逢第31届成都大运会的召开,校媒记者们有幸亲历了这场精彩的顶级体育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在竞技场上的拼搏与奋斗,点燃了校媒记者们的热情。场馆里激昂的加油声不绝于耳,校媒记者与运动员、观众们一道在川音中感受着成都的独特魅力。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双流体育中心田径馆,校媒记者们近距离接触了大型国际赛事的火热氛围,尖叫声、欢呼声、呐喊声,在比赛场馆中此起彼伏。赛场之外,校媒记者们对话比赛观众,记录竞技体育给成都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新闻媒体记者积极交流,共同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